中国很多弱势产业链,不是我们没有搞,而是没到时候。时机一到,花自然会开。
就像是现在我们被“卡脖子”的光刻机,其实早在20年前国家就已经在投入了,只可惜当时的工业基础薄弱,市场需求也十分有限,所以才没有发展起来。现在不同了,半导体设备市场蓬勃兴起,有了市场需求,我们的工业能力也上来了,自然会水到渠成。唯一的遗憾就是当时没有对中芯国际等企业大力扶持,如果大陆代工发展起来了,那么相关市场和人才储备也会完善,现在又会是另一番景象。
还有汽车领域,我国也在不断的发展。可也是因为工业基础薄弱,自动化水平低,市场需求少,最终导致汽车产业也没有真正繁荣起来。当时比较出名的桑塔纳轿车,国产率还不到2.7%。不过经过多年的努力,到2009年,我们已经实现了百分百器件国产化,进步显而易见。
其实只要给我们合适的土壤,我们就能够发展得很快,就像是高铁和盾构机,之前都是一片空白,可最后都被我们搞起来了,甚至成为了全球第一。所以我们要有信心,像是大飞机,半导体,医疗器械这些比较薄弱的产业链,随着工业基础的增强和市场需求的打开,都会有很好的发展,这点是肯定的。
原创文章,作者:SEO专员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oxxue.com/471.html